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南部的阜陽潁泉是一個特殊的地方。受全球氣候環境影響,近年來頻繁遭遇干旱等極端天氣,常年處于嚴重缺水狀態。而當地人們賴以生存的農業受到了嚴重制約,如何解決該問題讓水資源運轉起來?政府的良策以及新型排水管道,
灌溉用波紋管,如HDPE雙壁波紋管、鋼帶增強聚乙烯螺旋波紋管、雙平壁鋼塑復合排水管等產品的介入,妥妥的解決了該問題。

潁泉區考慮到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出發展水利設施為中心的解決方案,以高效節水為核心,立足于未來長期發展,徹底解決水資源不夠用,為農民創收,促進農業和諧健康持續發展。
特別是2015~2016近兩年,政府部門,尤其是國家總理李克強多次發表關于加強海綿城市、加快利民工程等講話,給予政策、資金大力扶持。該區結合自身狀況,制定良策,進一步促進當地高效節水灌溉的快速發展。其中,引進灌溉用波紋管HDPE雙壁波紋管、鋼帶增強聚乙烯螺旋波紋管、雙平壁鋼塑復合排水管等,由于管道密封好、內壁光滑、綠色環保、使用壽命長達五十年的優點,大幅度提升農業灌溉效率,節約水資源。
縝密的方針加十足的方針,必定會有好的結果,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本人摘取了網上相關報道,為取得的碩果歡呼鼓掌:
截至2015年12月,全區共有節水灌溉面積8.0萬畝:其中滴灌面積1.0萬畝,微噴面積0.8萬畝,半固定式噴灌面積6.0萬畝,其它節水灌溉面積0.2萬畝。灌溉作物以高效經濟作物為主,如草莓、反季節蔬菜、果樹等。全區主要采用半固定式噴灌技術,極大改變了大田作物的灌溉方式、種植習慣,促進了小麥、玉米等作物的高產、穩產。根據測算,滴灌工程每畝可節約用水120m3,微灌工程每畝可節約用水110m3,半固定式噴灌工程和其它節水灌溉工程每畝可節約用水80m3,則全區8萬畝節水灌溉工程每年可節約用水704萬m3,年增收節支效益可達8000萬元。 2016年,阜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被評為“全省中小學節水教育社會實踐基地”。
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安徽省潁泉區的發展會日新月異,一步一個新臺階,為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夯實基礎,讓百姓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