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濟南4月25日訊(山東臺 曹進 煙臺臺姜燕)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報道,青島輸油管道爆炸事件,炸出了城市燃氣管道的大問題。為此,我省專門進行了燃氣安全大排查。22日至23日,省住建廳督查人員在淄博和煙臺檢查發現,燃氣管道違章占壓問題依然突出,老舊灰口鑄鐵管的改造也進展緩慢。
在檢查過程中,淄博和煙臺兩個城市都存在灰口鑄鐵管改造工作無法達到省里提出的年內完成改造要求的問題。煙臺市的燃氣管道最早建設于1985年,是我省最早建設燃氣管道的城市之一,還存在著服役時間較長的灰口鑄鐵管。南洪街是煙臺老城區的一條商業街,房屋密集,人流量大,然而這條街下的灰口鑄鐵管已經使用了近25年,如果發生任何事故,后果不堪設想,這無疑就是一顆"定時炸彈"。
山東建筑大學熱能工程學院副教授于暢表示:“由于這條管線,敷設的歷史比較長,從上世紀80年代,當這個路面,車輛荷載比較大的時候,就會容易出現,把這個鑄鐵管道壓碎、壓斷,導致燃氣的泄露,一旦遇到明火,比如說行人不經意扔掉的一個煙頭,都會引起爆炸的事故。”
既然在這么繁華的地段還存有這么大的安全隱患,為什么沒有相關的部門來治理呢?煙臺新奧燃氣發展有限公司管網運行部主任曲修剛說:“類似這樣的管道我們要改造呢,面臨很大的問題,你比如說資金方面,施工的協調,再是開挖以后,整個施工的過程當中,不可避免的和其他的管道,其他的地下設施會產生沖突。”
灰口鑄鐵管改造工作一直是治理燃氣安全隱患的一個"老大難",它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以及相關部門的支持配合,才能完成改造,排除隱患。
煙臺市區內共敷設中、低壓灰口鑄鐵管約479公里,完成改造54公里,現有約425公里的管道需要改造。在淄博,灰口鑄鐵管改造工作已經展開,但是房屋違規占壓的情況仍需抓緊治理。截至目前,全省共鋪設了2992.43公里灰口鑄鐵管燃氣管道,已改造的只有1167.26公里,改造率為39%。下一步,灰口鑄鐵管的改造工作將成為全省燃氣安全隱患治理的重中之重。
“應該由政府統一協調,經營的企業具體地實施,那么在實施的時候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改造實施方案,確保在改造過程中安全,不出現事故,同時,改造完成以后,對于這些改造的管線要跟進管理,及時地消除安全隱患,給社會,給我們老百姓一個安全的保障。”于教授說。